想起手下的学生,郭守春欣慰中带着一丝骄傲:“也不怕给你透个底,这些学生都是我从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学校精挑细选的人才,假以时日,若不出意外,这些人都能在学术上有一番成就。”

        看对方神情不似作假,程诺好奇道:“不是,我记得当初就几个北大的学生过去帮忙,什么时候你的队伍已经壮大到这种程度了?”

        郭守春笑声朗朗:“当初人少,可不意味着后面人也少咯。”

        禁不住程诺细问,加上郭守春也不是一个藏得住事的人,程诺还没继续问上两句,他自己就一五一十把事情的整个过程都讲了出来。

        原来随着实验田规模的扩大,用习惯研究“牲”的郭守春,再难回到当初人力资源窘迫的状态。

        便鼓动手下的学生助手,回到各个母校进行宣传,没想到效果相当不错。

        一方面国内本来就缺乏继续求学的上升渠道,如今的科学院便是给那些想继续在专业探索,但苦于无门的学生一个机会。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资金,有能力出国留学。

        另一方面农学院的待遇确实不错,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不说,每次还都是现大洋。

        光现大洋工资这一点,就足够令不少人艳羡了。

        当然,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诸如仰慕程诺名声、立志报国、以农兴国等种种原因,都促使着众多有志青年的加入,报考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