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诺稍微愣愣神,急中生智道:“任何一架飞机的量产,都得经过反复的试飞考验,何况还是战时,严谨性会要求地更高。中间相继迭代了J1、J2、J3,因为试验数据不够,所以基本上还在试验阶段。

        不过据了解,到今年年初,新款J4已经正式开始列装,铝合金已经成为了机体的主要材料。”

        仅凭语言描述实在是有些苍白无力,程诺干脆把桌上的文件都推到一边,抽出一大张白纸开始在上面作画,将J1J4系列的飞机一一给画出来。

        有人说,推动某个行业发展的,往往是金字塔顶端的几个人来起决定性作用,放到航空领域也是一样。

        J系列飞机的设计者雨果·容克斯教授,成为德国航空业界先驱之前,首先是一位着名的工业发明家。在发动机、动力传输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容克斯教授拥有多达1000余项的专利权。

        公司创办之时,最初的业务是制造蒸汽锅炉和散热器,在这一次专利发明转变为工业产品的过程中,容克斯公司的业务开展得顺风顺水。

        可惜好景不长,当踏入一战的德国航空队急需大量作战飞机的时候,政府方面开始广泛“动员”那些知名工厂转入制造飞机,容克斯公司就是“被转入”的企业之一。

        而转行那年,容克斯已经55岁,本来该守江山的年纪,不得已要再去打江山。

        “传统的飞机都以木质桁架与肋板构成机体框架结构,使用支架和线缆加固并在外面覆盖布质蒙皮,而J1使用钢制肋板与隔舱板构成桁架与蒙皮,这并不是说容克斯不舍得用铝材,而是铝材的价格实在过于高昂。”

        程诺双手伏桉,一手拿着尺子,一手握住铅笔,没多少时候就把J1型号的飞机结构给画了出来。

        “当然,作为一名外行,跟你们俩内行相比,对于飞机的关注点肯定有所差异,画得不对的地方你们直接指出来,我也好趁着多学习学习。”

        “院长您这话就太见外了,这图画的太详细了,要不是我们俩知道您的来历,我还以为这飞机就是你亲自设计的。”在一旁观看绘图的王助越看越佩服,由衷赞叹:“甚至比例尺还有标注,实在是厉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