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可以不受地面约束,具有极大的速度,实施进攻的一方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对自己选定的敌人集结地或是供应线上的任何设施加以打击。”
蒋百里不解:“进攻与防守并不冲突,如果我非要以防御为主呢?”
“那你将陷入极大的被动当中。”程诺停下手中的飞行战术动作,把其中的一架放在桌上展示:“飞机场的规模往往比较大,为了保护他,需要使用比用于进攻更大的兵力进行防御。”
蒋百里追问道:“如果你是军队长官,你会怎么做?”
程诺眼神中划过一道凶狠:“兵者,诡道也。宋襄公的例子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真正的战争容不得迂腐。如果是我,必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摧毁戴军所有的作战飞机和生产中心!”
风格切换的太快,蒋百里被这阵势吓了一跳,好奇心驱使之下又问道:“如果夺取制空权之后呢,你会继续怎么办?”
程诺从容回答道:“那么自然围绕着地方主要目标比如基础设施、兵工厂、运输动脉进行外科手术般精准打击,造成平民心理恐慌和精神崩溃,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一套《制空权》的理论下来,蒋百里脸上的惊异之色愈加浓厚,到了最后甚至有些吃不消,陷入沉默,仔细回味着程诺的这番话。
当然程诺的这番理论也是主要脱胎于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在他的书中认为空军必然优于陆军和海军,以突然袭击、先发制人来给敌方以巨大的物质和心理创伤是夺取制空权的必要手段。
这套理论发表于一战后,被广泛应用于二战,体现出这套理论的预见性和巨大影响。
当然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套理论也太过武断和夸大,比如他认为只要不停地对地方中心城市进行轰炸,就足以摧毁对方军民的斗争意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