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玉藻咬咬牙,坚定道:“我可以飞,当初在美国寇蒂斯公司时,我就没少在天上飞,首飞国产飞机,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而我又是第一负责人,飞行任务责无旁贷。”
程诺摇头:“专业人士做专业事,你制造飞机的本事可以,但飞飞机的能力恐怕不够,还是找专业飞行员来试飞比较好,这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好事。”
关于不让巴玉藻等人试飞的原因,程诺并没有说完,实际上还担心重演飞行前辈冯如的悲剧。
作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也被中国空军授予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称号,冯如先生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而且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
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的贫寒家庭的他,自学成才,辛亥革命前夕就成功造出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飞机,后来辛亥革命后,冯如被革命当局任命为陆军飞机长,致力于飞行事业的发展。
可惜就是这样的一个英才,1912年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却不幸失事,头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伤,后来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9岁,实在是可惜。
对此,程诺当然不希望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这种级别的人才,任何一个的损失,都是声明无法承受其重。
巴玉藻见状还想再说些什么,结果被王助给拦住了。
拍拍好友的手,王助劝慰道:“程教授说的是,我们再想想办法吧。”
就在这时,杨济川姗姗来迟,拿出准备好的纸和笔,恭敬地递给程诺:“程院长,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