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最出名的吸食者当属东北张家长子,为了戒除鸦片,这位靠打吗啡来过渡,弄得身上都是针眼,只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吗啡的成瘾性比鸦片还要更厉害。
而毒品交易正是列强从我们国内夺取财富的重要手段,早在日本侵占山东时,就以山东为基地,以输入吗啡作为其贸易特色之一,而且波及中国全境。无论何处,日本人一占优势,吗啡业即特别兴隆。
到后来蒋光头看到这行业确实赚钱,干脆跟杜月笙一起合作,直接在上海兴建吗啡工厂。后面为了安抚民意,还假惺惺安排人去调查工厂,殊不知他的眉眼抛给了瞎子。
那人得到命令后,竟然实实在在地查封了该工厂,从而导致了撤职的下场,而工厂重新生产。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可以说从清末到解放前,毒品一直在国内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看程诺消化地差不多了,鲁迅扶着栏杆说道:“此公是弟兄三个,同父异母,他是老二。尹父在世,是某旗的副都统,善于卖缺。官缺都有定价,不必细谈。
一分马甲缺他都要卖三十两银子,又兼着他项阔差,狠挣了几个灭心钱。可惜满清晚了,他父亲也跟着去世。三位位少爷因争夺家产,打了半年多官司。后来有人调停,以三除之,争产的问题,算是解决。
可惜此公有扎针嗜好,做工滑懒,早已革退,现在专以寻钱为生。其原住宅房,已为某军官买去,今年过去,落了个如此境地,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程诺不禁好奇道:“他父亲当初可是副都统,都没旧相识来照顾他的后人吗?”
鲁迅笑了笑,解释道:“这位副都统在世时,非常吝啬,除年节之外,轻易不吃肉面,见了人永远报穷。最可笑的是,家中有厨子,怕厨子赚钱,自己跨筐买菜,人皆以‘跨筐都统’呼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