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拿出一份电报文件,蔡元培将其递了过来。

        “目前直隶洪水肆虐,大雨不断,数百万同胞受灾。公家对这场巨灾非常重视,大总统冯国章已经召开会议议讨论救灾事宜,并决定拨款30万两白银特用于赈灾救济。”

        程诺接过电报,还没来得及看,先答话道:“这是好事啊,比起我们个人力量,公家能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协调物资,调动军队等等,都比单打独斗要强。”

        在程诺看电报的功夫,蔡元培点点头继续说道:“临近国都,大是大非面前,小妖小怪比之以往也就少了许多,为了加强救灾力度,大总统还特意命隐居天津同样遭受水患的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督办统筹救灾工作。

        并且他直接对总统负责,举全国之力督促救灾工作。”

        程诺一边看着电报,一边说着:“我看上面写的有统一发放赈灾款、修建公共居所、平粜粮价、联络社会力量等措施,这一套组合拳下去,救灾效果一定不错。”

        但看到最后,程诺发觉味道有些不对,将电报反复看了两遍,文字背后的味儿终于被品了出来:“蔡公,这电报……我看来者不善。”

        作为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是民国时期相当出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满清翰林出身,青年时因为参加戊戌变法而被革职,在武昌/起义时跟随张謇、梁启超拥护袁大头,开始慢慢靠近北洋政府权力中心。

        后来相继出任财务总长和热河都统,并一路做到国务/总理之位,可惜在到达权力顶峰时,因为热河行宫盗宝桉,被迫辞职,并逐渐从权力漩涡中隐退,直到程诺目前所处的1917年,才开始以做慈善的方式,再次在世人面前露面。

        因其自幼生活在湘西贫穷落后的山区,很早就对民间疾苦有了解和认识,熊希龄早期也办理过赈灾事宜,但也仅限于湘西这一地区,灾害的范围和程度都不足以让他感到震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