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情况程诺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故意不看虞洽卿的脸色,叹息之余又“想”出一个主意:“大爷,你觉得大达轮步公司,我与张老私交甚好,乃忘年之交,这点事他不会不答应吧。”
“这……”虞洽卿一时语塞,脸上差点按耐不住,把杯子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后,又咬着后槽牙强行欢笑:“季直张謇兄当年豪掷六十万白银创办的大生轮步公司,算得上上海第一家民营航运企业。
当时羡煞旁人,国人为之一振,我也是受他鼓舞,前后花费150万银元,跟着走上了这条路。”
招商局诞生时就受垄断保护,清政府对招商局以外的华商轮船实行种种限制,规定:“五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不准另树一帜”。
因此1873—1905年的30多年间,上海没有出现一家民营航运企业。甲午战争后,这些限制才被解除。后来在戊戌变法中,“振兴实业,挽回利权,图强抑侮”的声浪十分高涨。
一批官僚、买办和商人在实业救国的旗帜下相继创办了厂矿、银行和航运企业,也就有了程、虞二人嘴中的话。
如今“鱼漂”已经下沉,到了该拉杆遛鱼的时刻。
程诺一副遇到知己的模样,故意忽略虞洽卿后半句话,故作高兴道:“虽然张老的轮船公司主要为大生纱厂服务,但救灾之事人命关天,他一心救国,创办实业也是为了此事。
如今地方百姓有难,张老已经捐出大批物资,如今再上门找他帮忙,这点事对他来说肯定算不了什么,所有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虞洽卿心里那个着急啊,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把到嘴的美味给舍去,不甘心的他又灌了一杯茶:“近来天气多变,从上海往北皆是阴雨天气,海上情况变化多端,张老的轮船又没向北走过这么远的航线,应付突发状况起来可能力不从心。”
程诺很体贴的为虞洽卿续上茶水,脸上自信道:“我们科学院正忙着海上天气预报工作,目前通过徐家汇观象台在东海、黄海海域都有气象观测点,至少能做到海上提前一天气象灾害预报,因此天气所导致的航行问题并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