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程诺还特意嘱咐一句,麦田的选择必须在土地均匀的地方选,比如大粪旁的小麦穗头再大,它也不具备普适性。

        整理完毕后,郭守春突然问道:“老程,你说欧洲诸国战争打得那么激烈,会不会有有一天我们站的这块土地,也会燃起那样剧烈的战火?”

        程诺当然知道会打仗,而且是比一战更加惨烈的二战,沉默片刻:“可能会吧。”

        “那我们做这么多,到时候岂不是都是无用功?”

        这时程诺则坚定道:“绝不是无用功,我们早推出一年,很多百姓就能多活一年,等到真正的大战来临时,我们的有生力量会更多,又何惧之。”

        得到安慰的郭守春宽心起来,很快就将稿子整理完毕,发表在下一刊《国民》()副刊,也就是面向大众的普刊上,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发往农商部,即北洋政府农政机构。

        经农商部再下发各省实业厅,至各县劝业所,让他们进一步宣传,种子优秀并得到验证者获得奖励。

        其实程诺一开始是不想找北洋政府的,可在知道农商部的总长是张国淦时,瞬间改变了主意,因为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爱国学者。

        当时段琪瑞为了向日本借钱,不惜私自出卖国内铁矿开采权,但他就是不签字,无论是武力恐吓还是200万元贿赂,张国淦都坚持着自己的底线。

        所以在得知著名的汤姆教授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时,主动上门请求合作,于是选种育种也变成了半强迫半宣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