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程昱合起手里的卷宗,“放了吧。”
在《香水》里,作者形容格雷诺耶的制香水天分的时候,说旁人需要先有分子式才能调配出香水,可是格雷诺耶不用,他的直觉告诉他怎么调配。
学习记录分子式,再按照分子式来调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弯路,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店主的信任。
程昱同样如此,在完整的了解完案情之后,罪犯的心理画像在他心里有了大致的轮廓。
对于纵火案的惯犯,他们缺乏社交能力,享受纵火时的快感,会返回凶案现场观看,而无法控制的多次行动。
可是自那次以后,就再也没有大型的纵火案发生,说明并不是狂欢型纵火犯,这是一次有明确目的仇杀。
传销组织结的仇就太多了,他们对于包括许子清在内的有潜在动机的人进行逐一排查,都找到了充分理由排除。
程昱看着手里许子清的笔录以及两年前的调查资料。
许子清,江城北镇人,毕业于江城大学生物系,父系北镇第二中学数学老师,母系北镇第二中学语文老师,因加入传销组织辞职,四年后因为想脱离组织而被打Si,报警无果。
上面还附带着一些档案,毕业学校,曾经居住过的小区等等。
这几句话不该是这么冰冷的寥寥几语,而是一个带着喜怒哀乐的漫长的故事,他需要保持绝对的客观理X,很少出现过所谓“感同身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