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雮尘珠状似人目,格萨尔王的《伏魔经》中也明确记载了这一点。鹧鸪哨的心狂跳了一阵,随后陷入了近乎冰冷的沉寂,那大概是一种类似近乡情怯的感受——苦寻一生之物尽在咫尺,此行只许胜不许败,可献王如此狠毒,他真的能拿回雮尘珠吗?如果他失败了……
这厢鹧鸪哨还没回过神来,那厢陈玉楼却已经开始研究那副“黄金面具”了,他见多识广,莫说是秦汉古物,便是夏商的都见过不少,鉴宝是他的长项,此刻施展起来,定要让众人心服口服才肯罢休。
“滇境崇尚巫术,和中原风情不同,古王有大祭司,依在下愚见,这必定是大祭司主持祭典时所用的面具。面具上的这些玉饰都是活动的,使用的时候,配戴面具者可以把这些青白玉从黄金面具上取下来。”
陈玉楼的话足以服众,唯独有一点叫人难解——那黄金面具头上有龙角,嘴似虎口,两耳成鱼尾,显得非常丑恶狰狞,不像是任何一种祥瑞之兽,反倒无端端地让人看了寒毛直竖,可谁会刻意选恶兽做图腾呢?
再说那龙虎短杖,此物是用青色厱石磨成的,色近石青,与民间的擀面杖长短相似,微微带有一点弧度,一端是龙头,一端是虎头,二兽身体相接的地方,就是中间的握柄。兽首雕刻的花纹形态古朴,缺少汉代艺术品的灵动,却散发着一种雄浑厚重的气息,看样子至少是先秦之前的古物。由此可见,这东西虽然出自献王大祭司的棺椁,但却比整个汉代更加古老。
蛇——虫谷水道中是蛇,大祭司的棺椁里也是蛇,鹧鸪哨不由得想起田丰在白绢陵谱上留下的话。
“这所谓的虫谷山神,会不会就是一条蛇?”
然而鹧鸪哨此言一出,张门治和丘门星这两个云南本地人却率先摇了摇头。
“魁首怕是想岔了,云南一境从未听说过以蛇为神的,硬要说的话……”丘门星话说一半便止住了,此人不愧是段水歧的弟子,吊人胃口有一手的。
可其实并不是丘门星有意吊人胃口,他方才见了那黄金面具,心中便有些猜测,可他在绿春宫一向不算聪颖,因此当着段水歧的面不敢胡说,岂料段水歧居然接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如果非要猜这山神的身份,老身倒是更倾向于蛙。”
在云藏交接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是云南的土着,至今都保持着母系氏族的传统,在这种传统下,男子几乎可以沦为了播种的工具,他们没有父职,也没有父权,除了劳作几乎一无所有。也正是在这种文化中,“青蛙”成为了吉祥物。
东巴经《自然神的来历》中说:“五方五地的自然神都出自金黄色的巨蛙的卵中。”在另一本东巴经《白蝙蝠取占卜经》中说:“由于金黄色的巨蛙吞食了白蝙蝠从天上取来的占卜经书,被上天的神射手将其射死,从而形成了“巴格图”。类似八卦图,是用于占卜和推算方位、五行、九宫、天干地支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