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让林醉误以为他嫌弃就不好了。这么想着,墨珣低头看了一眼这花灯——还不如提个灯笼。
“祥元花灯”这摊子旁站了好些读书人,早前墨珣还没盯上这盏花灯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了。有的人本就是冲着这灯来的,无论今年给了什么样的宫灯,只要是从这摊子上出来的,那都得猜。有的人甚至早早就到了,就为了比别人更早看到谜面,以占取时间上的优势。
他们适才在这摊位前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可说了一大堆,却没有一个人能猜中这谜底。那摊主大概也习惯了,别人问什么也不答,只守着宫灯。摊主随意开口,便会有人以为是提示,倒不如什么都不说。
而墨珣才刚来,听完了谜面不多久就解出了答案来,这让周遭的一些读书人觉得自己适才只是在炫耀才学,而不是在猜谜。
墨珣将宫灯取了也罢了,可这还没离开摊子呢,便转手就送给了旁人……虽然这彩鸾灯已经归墨珣所有,他要如何处置别人都无从置噮,但这灯怎么都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就让他这么草率地送了出去……
一时间周围的好些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墨珣能感觉到周遭的视线,除了一开始的惊呼,剩下的全是探究了。不过他也无所谓,反正神童早就有,而且比他年纪还要小。
墨珣刚才从摊主手中将这花灯接过时便已觉察出它的不同之处来,这鸾的羽翼竟是能够活动的,璟翎还会微微发颤。尽管对于墨珣这种修真之人来说,要做到这点并不难,但这个朝代并没有没有修真者,那就是全凭工匠手艺了。
围观的人在意的或许并不是这盏灯,而是猜中了灯谜之后能获得的荣耀。比如,来自周遭人群艳羡的目光;又或者这猜中了灯谜,还能得来翰林院的注目。
大家一看墨珣这小小年纪的,就觉得墨珣是运气好。毕竟刚才那么些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都猜不出来,反倒让个娃娃猜中了,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灯谜这种东西说破了也就不值钱了,大家听了答案,这才开始懊恼为何没想到用最简单的拆字法和离合法来解。
视线在打量墨珣的同时,也移到了林醉身上。林醉虽是哥儿,但他毕竟也帮着家里处理过商业上的事,倒是不觉得别扭。只是他既已接了这灯,便不再作那推辞的姿态。“多谢墨公子赠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