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又为何明知故犯?”安秀才看着墨珣黑漆漆的脑袋,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在家里听说这事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觉得墨家那些人龌蹉得很。但一冷静下来,他就觉得墨珣这么处置不妥当了。

        “先生。”墨珣抬起头,毫无畏惧地对上了安秀才的眼睛,“‘墨府’既然称为‘墨府’,那么我。”墨珣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我就是当家的。家里人被欺负了,我不出面,难道要让我爹爹孤身面对?”

        墨珣梗着脖子,嘴也扁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1’,可他们配吗?”

        “不知悔改。”安秀才又伸手去抓那断了的戒尺。

        “先生且告诉我如何改,再打不迟。”墨珣看安秀才又想打他,忙往后退了退。他又不是傻的,难道还站着让人打?

        安秀才刚拾起戒尺便又丢掷在一旁了,主要是断了的戒尺太短不趁手。“你错不在此。”

        墨珣一愣,眨眨眼,不太理解安秀才的意思。

        “逞匹夫之勇罢了。”安秀才只有这时候才觉得墨珣确实年岁尚小,当然,这事若是让墨珣知道了,恐怕还得生气。

        墨珣因为活得太久,糟心事遇得少,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所以才会越活越回去。成了“九渊元君”后,任谁都捧着他敬着他,他耍小性子闹脾气,连掌门都管不住他。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2”安秀才用力敲了敲桌面,“听得懂吗?”

        墨珣讷讷地点头,“懂。”

        安秀才好整以暇地等着墨珣继续说,墨珣咽了口口水,把自己译出来的白话说给安秀才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