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面露不耐,不想再跟他们讨论立谁为太子的事,便摆摆手,对朝臣们说:“好了好了,这件事容后再议。”

        一般情况下,宣和帝如果说出了“容后再议”这四个字,没有朝臣们再提出其他的议题,那么今日早朝就会到此结束了。

        因为宣和帝看起来很生气,所以朝臣们自然也不可能再揪着立太子这件事跟宣和帝说个没完。

        宣和帝就差“退朝”两个字了,却忽然听到有臣子高呼一声,“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原先还站在大殿正中间的臣子们,全都退回了队列之中,此时却有翰林院的大臣出列。

        “说。”宣和帝听到有臣子说出这番话之后,便点点头,示意对方把事情说出来。他自不相信自己的臣子会蠢钝到看不懂自己脸色的程度。

        “禀皇上,是关于新科状元墨珣授官一事。”

        墨珣?

        一听到这个名字,越国公当即警觉了起来。

        “噢?墨珣授官一事有何疑意?”宣和帝听到有朝臣提出这件事,居然有些许诧异:历来,新科状元都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这基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了。只不过现下一甲三名的正式授官旨意还没下,确实可以拿出来讨论。

        大部分的官员都曾在翰林院呆过,而后才被调往别的部门,所以翰林院并不存在冗员现象,将他们三人与往年一样直接放进翰林院也无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