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试考完到放榜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国子监没有开学,墨珣除了呆在府里哪儿也不打算去了。至于“昌平郡君在他会试期间过府”一事,墨珣自是不敢在这段时间里开口问赵泽林的。科举考试乃重中之重,他却有闲暇分心在私情上,无论他的学业完成得如何,都势必会引起赵泽林对林醉的不喜。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而会试一考完没两天,姜伟平便带着几个建州来的考生上越国公府拜访了。越国公自是不在的,而赵泽林也犯不着面见外男,干脆避开,只全权交给墨珣张罗。墨珣没有将人带进馥兰院,只将人安排在了正厅。
同行的不仅有武生,还有文生。冯维正与墨珣更是同窗,没有特别的缘由自然不会不来。一众文生见着了面,无论在会馆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讨论过了会试的考题,只要他们见到了没有一起讨论过的考生,那必定又会把考题拿出来再讲一遍。
墨珣怕就怕这个,同样的内容,做上一遍又说上一遍已经很让人无奈了,偏生这些考生喝了茶之后又开始互相说起自己的观点来。墨珣听了他们诉说着自己的观点,然后动不动就有人说上一句“哎,某某兄此言差矣”,而后便开始反驳对方的言论,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言辞之中,妄图获得大家的认同。
墨珣有些无奈,他们若只是理性讨论倒也罢了,可这般一家独大的做派,仿佛此人所言便已是完整答案了。一时间,整个正厅之中的声音便大了起来,仿佛谁嗓门大,谁就更占理了一般。墨珣只觉得自己脑袋有些发懵,实在是不想再听关于考题的事了。
几个人争执不下,最后谁也说不过谁。
“墨贤弟觉得如何?”
墨珣正值无聊之际,忽然被人这么一问,倒是怔了一下。他明白地听出了这声音出自冯维正,但在一众争吵之中却莫名突兀。待他抬眼看去,所有人的视线都已经停驻在了自己的身上,仿佛他不吭声便不得善了。
“冯兄以为呢?”墨珣不接茬,只将话题又丢回到冯维正身上。此时他如何能应?这些人已经从最开始的讨论变为了争执,无论他说什么都会得到反驳。
冯维正浅浅笑了一下,“几位童生说得皆在理,我受益匪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