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积极为婆母和堂妹出谋划策,抢着干活,显示自身价值。

        老大和老二媳妇都有子有女,贤惠地表示愿意出钱买不能生育的扬州瘦马侍候相公,她们留下陪伴公婆子女。

        让相公不必挂念。她们的孩子纷纷大度地表示支持母亲的决定。

        老三媳妇去年才成婚,只能让她先回京城。

        可她万般不情愿,为将来生孩子打算,大家苦口婆心劝的她不得不回去。

        她回到京城没几天就哭了,她顿悟了,原来她对相公的爱抵不过同婆母嫂子们堂妹的情谊。

        老三媳妇出自书香门第,她父亲是二十多年前的状元。

        母亲同她说,父亲真正风光也只有当上状元那一年,因家底薄弱,在老家还能横行一时,来到京城就什么都不是。

        去了翰林院,状元到探花能拉出一大把,她父亲在京城无人脉又不懂经营。

        虽说非翰林不入阁。可人才济济的地方,能在翰林院修史到老都不错了。

        大多人终其一生都没在天子心中留下姓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