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听话就是。”刘辩不再吵闹。

        灵帝子嗣不丰,刘辩出生后为了其能好好活下去被灵帝送入史子眇家中代为抚养,他的确从脆弱的幼年时代活了下来,但也导致刘辩与亲生父母灵帝何皇后不亲。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只是寄养在史子眇家里,但是刘辩对史子眇十分亲近,将其视作亲父,史子眇也对这个亲手带大的孩子怀有亲情。

        “董卓驻军洛阳时贫道发现他军中有妖人相助,国玺事关本朝气运又与人运息息相关,贫道便自作主张用普通印章幻化替代了国玺,没叫妖人得了玉玺作乱。”史子眇取出一方木匣,匣盖打开内里是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扭,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萧佚没想到还能再见到这方玉玺,他阖上匣子答应了史子眇的请求,“刘辩心中有恨,此恨不消仍然无法入地府重得轮回,我可允他寄居一物,待仇恨消散他必须心甘情愿地入轮回。”

        “而你史子眇,道观清修一世所攒功德无数,却因私心喂养冤魂保其神智不消,念你护国玺免了世间一场恶战,在刘辩重入轮回前都由你看护,不得让他伤天害理,之后你便自归道观不得再入尘世。你可能做到?”

        这基本上能说是重那轻放,不论是史子眇还是刘辩都没受到什么惩罚,史子眇激动地再拜,“谢廷尉!”

        刘辩的魂体寄托在史子眇腰间的玉佩上,玉能养魂是最适合刘辩的载体。

        解决掉刘辩一事之后的皇宫重新陷入平静,空中只能听闻火焰燃烧那些华美布帛时滋滋作响的声音,萧佚再次引渡了那些失去没有阴差而在人世逗留的亡魂。

        回望着在烈火下满城焦土的洛阳,萧佚轻叹一声旋身离去。

        此时距离他离开村落已经过去一夜,萧佚踏着夜间的星光归来。夜晚的村落里大多数人家都熄灭了烛火,早早地上床休息为第二日的劳作休养生息,余下几家的烛火勉强照亮了萧佚回去的道路。

        他回来的时候屋内烛火已灭,可是大门处挂了一盏灯笼为萧佚指明了方向。到家的萧佚推开大门,同时取下了那盏灯笼,笼中的烛火为他照亮屋内院子的景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