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忆肉眼看着《18岁那年》的热度从13000+平滑地挺进14000+,俨然有成为下一部年度爆剧的可能。

        “可能?”郑骁对她的结论不屑一顾,“《尸声》和《识骨之途》都是去年的剧了。”

        魏忆这才意识到,虽然刚经历过一个热闹的暑假,《18岁那年》却明晃晃地坐上了年度热度第一的宝座。

        ——即便在这部剧上线之前,业内对它的定位是“比一般生活剧强一点的生活剧”。

        作为一路追《18岁那年》到现在的观众之一,魏忆猜,这部剧之所以火,是因为剧里的黄路宁实在太温暖了。

        又温暖又坚韧。

        他清楚自己上辈子后悔的源头是什么,这辈子才努力去改变它。

        谁会不喜欢黄路宁呢?

        即使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可仔细去观察的话,会发现黄路宁这个角色身上早已写满了标签,标签却只有两个字——你我。

        黄路宁即凡人,黄路宁即你我。

        正是因为对人生的一点触动,《18岁那年》明明是和《尸声》《识骨之途》截然不同的剧,却依然很吸引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