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这场戏里,没抽上烟的黄爸不好意思地对儿子笑了笑:“都忘了自己戒烟了,这烟抽多了不好,对身体不好。”

        说罢他又尴尬地低下头去。

        这一小段戏和金木写的剧本里有点出入,是韩霄提议要改的。

        黄爸戒烟一方面是为了省钱,也是因为商店里已经不太见得着低价烟了。

        人人都好面子,抽烟要抽好烟,见了朋友给人家散烟,抽一盒低价烟人家也知道你混得一般。

        可抽了人家的烟,下次见了人家是要还的,倒不如一开始就说自己戒了烟。

        在剧本当中,黄路宁是有关于烟的记忆的,在他小时候,黄爸还抽过玉溪苏烟,后来就是红塔山云烟,再到后来,家里连烟盒都看不到了。

        就像他妈还说过以后要回老家整个院子,在门口种一棵桃子树枇杷树,后来也渐渐少提了。

        这些都是《18岁那年》里的小细节,在陆煦看来,金木的剧本看似随意实则缜密,其间隐藏了很多前后呼应的部分,只是旁人读了他的剧本,会觉得他这么写有些吃力不讨好,因为这些都是观众容易忽视的部分。

        韩霄把黄爸尴尬又难受的心情展现了出来,而在这场戏里,陆煦扮演的黄路宁没有点出来,也没有一直盯着他爸看,只能装傻充愣。

        有句话叫爱是总觉亏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