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座四合院,虽然不大,但倒座房、耳房、后罩房一应俱全。

        中人殷勤介绍:“这院子的大门没设好,所以放在如今都没人买。”

        这院子的前主人笃信一位大师指点,将大门放在了中轴线上,与风俗不同,所以无人问津。

        叶盏到了大宋,发现本地人一般习惯大门并不放在院子中轴线上,不能“开门见院”,而是讲究含蓄,将正门放在正面偏三分之一处,还要设置影壁,讲究进门不可见到影壁之外的院子主体。

        大门正对影壁,往左走,便到了外院,一排倒座房面朝外院,后墙与大门齐平,可用于放杂物和供门房住。

        叶大富咂摸了下,盘算着以后可以在倒座后墙开个窗对着外面街道,也能改制成铺面做生意。

        二门与大门不同,是在中轴线上,讲究一个聚气。

        过了二门就是从外院进内院。左右为西东厢房,正房两侧还有耳房。

        院子宽敞,阳光明亮,宓凤娘嘴上挑着毛病,心里却已经规划上了:将两侧厢房分别隔成三间,五个子女各住一间,还空出一间做书房。

        正院后面还有一排后罩房,还可以收拾出来赁房。

        这是一座砖石主体房,木头做框架,中人敲着墙砖介绍:“这么结实的房子少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