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解,玉姐儿解释:“一看这么多想竞选的,那些想经营的商家就要踟蹰些。”

        叶盏:6

        原来是兵不厌诈。

        拿回了纸张,这底价写多少就让叶家人都开始纠结:“底价一千。竞价写多少呢?”

        当然是价高者得,可是不是越高越好,否则你到时候得给朝廷这些钱,那不是坑了自己吗?

        可是写得太低,竞争不过旁人怎么办?这件事不就是黄了吗?

        叶盏笑眯眯:“我自有主张。”

        她在初期测算过酒楼的盈利,应当每年盈利至少有两百两,而官府认为一年一百两官府就不会赔本,所以可以填的区间就是一百两到二百两。

        听说前任主人印家十年前拍卖的价钱是一年一百五十两,他家财大气粗,自然是按照最高盈利写得,考虑到这十年间汴京城并无明显的通货膨胀,货币衡量尺度差不多,所以现在最高价也应当是150。

        既然走到了公开投标,可见印家并不打算再承包了,要知道他家可是享有优先租赁权的,而且还能享受分期付款和打折的优惠。

        印家好好儿租着,为何又不租了?当然是盈利太少。这消息想必竞争对手们都能打听到,叶盏就立刻猜到他们不会出太高的价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