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红薯还没有到收成的时候,他们不知真假,但是那路已经修出来了,大家都能看见。

        水泥太好用了,不单单能用来修路,还可以用来建房子、修城墙,甚至修理河堤,兴修水利。

        做到实处,就是功绩啊!

        先不谈那点情怀,谁还没点升官的理想呢?而目前看这势头,这理想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第54章是不是能得到同知大人的青眼?

        孙明义是个穷秀才。

        他祖父是老童生,考了几十年没考过府试,后面就死心了,在村里开了一间私塾教导蒙童,以此谋生。

        他盼着自己的儿子能青出蓝而胜于蓝,不过他失望了,但好在,他有个会读书的孙子,孙明义在二十一岁那年中了秀才,超过了祖父,还进了府学。

        这是好事,但这一点对他们家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他们家人口多,土地却不多,供他读书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还是因为他们家只他一个有读书的天赋,所以没有供其他弟弟长期进学,但他下面弟弟妹妹也到了要婚嫁的年纪,这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家里田地只有几十亩,每年能存下的银子不多,所以孙明义平日里很勤俭,还会自己主动想各种办法创收。

        他之前最经常做的就是抄书,还有给别人写信。

        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赚钱,但他还需要读书,他还想要做别的家里人都不答应,他们都指望着他能够成为举人,那样他们家就真正的改换门庭了,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当同知大人来到府学,孙明义看到了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