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月笑道:“也不复杂,办个转学手续的事儿。”
“主要是我那丫头初三,这正好要中考。”
“那更好啊,我们晋陵的高中还是不错的,来晋陵读。”胡巧月热情邀请。
林思危想了想,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娇气,都是早早当家,自理能力强得很,尤其贾芳,从信里就看得出来,是个有主见、有定力的。
于是她道:“这么着,你们争取十天内确定好地方,定下来就立刻办转学,要来晋陵中考,就得适应晋陵的教学。我对芳芳有信心。”
农村的年轻人走出来是大势所趋,出来越早,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至于户口……呵呵,只要考上大学就全解决了。
二话不说,三人立即出发,找地方去了。
这年头没有后世那么多卡车限行之类的规矩,但城区道路狭窄,不适合太多卡车聚焦。林思危想到了粮校周边。
粮校在市区边缘,远近适宜,而且周边十分开阔。
最最重要的,粮校附近就是晋陵市的零担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