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尖声通报过后,白檀垂首走了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

        李潜抬起头来,笑道:“太傅来了,正好,朕有事要请教您呐。”

        白檀连说不敢。

        太监躬身从李潜手中接了一份奏报,双手呈给白檀,白檀翻开快速浏览一遍,越看越是心惊胆战,暗中揣测道:李潜这是什么意思,有意试探,还是已经笃定了白家和云九霄关系匪浅?

        却原来,那奏报中的内容不是别的,恰恰正是云家军人手部署、军器消耗等情况的阐述,上奏之人除了条理分明地辨析了云家军当前利弊,指出各处虚实,还痛斥云九霄已有不臣之心,恐惧大燕王朝尾大不掉,云九霄功高震主,以至于成为心腹大患,不若尽早斩杀,消弭祸端。

        当年先皇软弱无能,贪图享乐,在外族屡屡进犯,一再挑衅时,为保自己皇位安稳,高枕无忧,竟然一味妥协忍让,堂堂□□上国,地大物博,被一弹丸小国打得招架不住,不得不割地赔款,实乃奇耻大辱。

        及至后来,先皇甚至还动了和亲的念头。

        好在,后来云九霄纠结兵力,剑指异族,趁着大燕王朝皇权更迭,无暇他顾之时,召集了一些热血青年,在各地方百姓箪食壶浆,倾力拥戴下,最终逼得图谋不轨的外族人一步步后退,直至完全滚出大燕土地,而那些趁机作乱,想要分一杯羹的藩王、豪强,也都被云九霄铁血手腕震慑,无论是否真正心悦臣服,起码表面安分下来,还万里山河以太平。

        现在,历时良久,双方均损失惨重的战役到了尾声阶段,云九霄在一展宏图伟愿,赢得朝野一片赞誉,挣得足以彪炳千秋的功绩后,终于能够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养精蓄锐。

        外患已除,内乱尚未彻底平定。

        李潜登基祭天之时,云九霄正在率众厮杀,双方并未正式会面,过后,云九霄等人枕戈达旦,饮马长江,忙得焦头烂额,迟迟未送上恭贺新皇继位的礼物。

        虽说事急从权,非常时期,军民一条心,都在咬紧牙关,共克时艰,没有人去计较这些繁文缛节,但是到底落下个话柄,为着此事,李潜心中一直不大痛快,朝臣们对云九霄也多了些微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