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病得蹊跷,病情反反复复很是古怪,多少次御医们都彻底放弃,打算以死谢罪了,偏偏奄奄一息的老皇帝又挣扎着活了过来,继续苟延残喘。

        来来回回折腾几次,人人都累得够呛,心里或多或少,都在盼着老皇帝赶快咽气,也算了了一件大事。

        老皇帝的命能不能保得住,还不好说,但是不能再执掌权柄,料理政务,这是必然的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外族屡屡挑衅,各处起义军又闹得厉害,听说南方战火频现,山雨欲来风满楼,待在荣平城内似乎都能闻到硝烟的味道。多少大事等着圣人裁决呢,单单靠一个吃喝都不能自理的“废人”,断然不行。

        文武朝臣一合计,觉得也别“立储”了,干脆将老皇帝奉作太上皇,早些拥立明主才是正经。

        话虽如此说,然而,在国君人选上,众人再次犯难,虽然老皇帝膝下子嗣众多,但是近几个月来,病的病,死的死。硕果仅存的几个,要么身上残害手足兄弟的嫌疑,还未完全洗刷干净,正一脑门官司呢;要么吃喝嫖赌样样俱沾,一身的酒色财气;要么尚在襁褓,牙牙学语,实在不堪重用……

        挑挑拣拣下来,最后竟然只剩下九皇子一人,勉强能够入眼。

        原想着九皇子李潜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赶鸭子上架罢了,谁知道一旦接受九皇子卑贱出身,再细细比较,这位温和敦厚,孝悌仁义,天资上可能平庸了一些,但难得的是人品贵重,而且民间对九皇子颇多赞誉,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最终倒也差强人意。

        再召集皇室宗亲们一问,九皇子的呼声还挺高,盖因九皇子会做人,性情温文尔雅,他又素来与世无争,跟叔伯堂兄弟们关系友善,不似其他皇子,利益牵扯至深,党派分明,敌对之间,斗得乌眼鸡一般。

        于是,顺理成章地,九皇子成为继承皇位的最好选择,朝臣们忙着草拟旨意,恳请老皇帝交出玉玺,又要修缮宫殿,赶制冠冕礼服,以及让礼部择定吉日,筹备大典……

        因着九皇子李潜曾经在白鹤书院就读过一段时间,他要是成了新皇,学子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子同窗”,身份自然不一般,白檀等人也有幸提前担了“帝师”的虚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白鹤书院如今是水涨船高,名声远扬,前来求学问道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公卿贵族,仕宦名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