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容得知白檀想到白鹤书院执教后,表示举双手支持,立刻回了一趟娘家,同几位声名远扬、文坛宗师的兄长说了此事,还拿回来一沓沓的墨稿,让白檀提前准备。

        说实话,古代国民素质整体偏低,教育工作的准入门槛也远远没有后世那般严格,根本不存在师范专业一说,没有相关凭证也无伤大雅。

        人才稀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时间紧迫,白檀想尽量准备充分一些,就夜以继日地熟悉教材,写专题教案,他本身又是有真才实学的,幼承名师,游学归来,走到哪里人都高看一眼,去白鹤书院面试时,非常顺利,几位主考官都对白檀青眼有加,极力要求他尽快入职。

        对于这一点,双方不谋而合,白檀也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当天下午就办理好了手续。

        白檀小时曾经连着跳了几个学年,以至于,他现在虽然是白鹤书院正式先生,年龄却跟学生相差无几,甚至比他们看起来还要面嫩几分。

        白鹤书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有资格来到这里的学生,多少都有些过人之处。其中不乏那等恃才傲物,眼高于顶的,刚开始见白檀弱冠之年,就来充自己的先生,难免心有不服,甚至蓄意刁难,想要给这位白檀来个下马威,顺便试试此人深浅。

        白檀早就料到了他们有此一招,不但巧妙化解,还在过程中引经据典,舌灿莲花,驳得原本踌躇满志的学生们无话可说。

        尤其是,白檀心态年轻,既不会像教诗文的庄先生那样迂腐古板,也不会如学管那般严厉苛刻,遇到学生捉弄,该反击反击,该教训教训,过后不计前嫌。

        古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往往会过分抬高师者身份,很多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白檀不摆谱,不端架子,跟学生在一起时,该说说该笑笑,课堂上又能驾轻就熟,深入浅出地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解释得条理分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