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走得很快,转眼便消失在宫门上。颜在望着浩浩的东隔城欲哭无泪,自此果然没再见到青崖,多番打听之后才知道,他被越王选中,收编入乐府,专事编写曲谱去了。
颜在很愧疚,总觉得是自己逼走了他,苏月却觉得这样也好,在太乐署抛头露面,对青崖那样的容色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乐府里的岁月相对要简单一些,面对的人也是固定那几个,并且乐府不像梨园那么森严,不在宫城之内,有更多的自由。但凡有些能耐的乐师,都更向往乐府,青崖能去那里,反倒是逃出生天了。
不过近来经历了一连串的变故,实在令人心力交瘁。待时间慢慢抚平,再看日子,端午就在眼前了。
端午大典还在西夹城举行,九洲之上有竞渡,那天乐工们抱着乐器进阊阖重门,放眼就能看见湖面上停着好大的四条龙舟。
大梁是年轻的王朝,朝中任职的官员们,大多是跟着皇帝打过江山的。一旦逢上这样的庆典,看那些禁军和内侍们竞渡,哪有自己亲自上阵爽快。
于是王侯将相们都换上了劲装,一个个裹起了袖笼,束腰上阵。宴会还没起,派得上用场的只有击鼓的乐工,好大的两面鼓,就摆在停靠的码头上。等上首一声令下,乐工手里抡起粗壮的鼓槌,“咚”地一声,提醒参与的众人各就各位。
苏月混迹在乐工的队伍里,今天过节,规矩也松散了,谁也不能阻止大梁子民观竞。衣着翩跹的前头人们,仗着人多势众,占据了堤岸的一侧。颜在拽着苏月往前挤了挤,待看清了参竞人的面孔,颜在顿时哗然:“陛下今日也登场啊。”
苏月踮足看,果然看见那人出现在渡口,一身鲜亮的赤色衣袍,肩头顶着耀眼的行龙。他没戴金冠,拿一根玉带束着发,但那轩昂的气度却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让人万般不能忽视。
皇帝参加竞渡,这项竞技还能讲求公平么,苏月暗暗心想。视线也从那人身上挪开了,积极地在人群中寻找,试图找到裴忌的身影。
忽然相邻的龙船上,一个手里提着桨的背影映入眼帘,那身姿看上去有几分相熟,应当就是裴将军吧!苏月两眼盯住他,只管等着他转身,终于他回身坐下了,偏着头同后面的人搭了句话,果然是他。端午明媚的日光洒在他脸上,即便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面貌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将啊。
不知是不是感知有人在看自己,他朝岸上望了一眼,隔得那么远,也还是与人群中的苏月接上了视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