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不通的,是楚王对子玉的态度。
他似乎并不想让子玉献策解围,更确切的说,他想要计策解围,却不想献策的人是子玉。
为什么?
难不成子玉触碰了他哪些禁忌,让他对子玉有了排斥。
子湘大夫摆明了要提拔子玉,子湘上了年纪,随时蹬腿走人,他这个时候将子玉安排在进攻中原的第一战中,却不安排其他若敖氏子弟,恐怕不仅仅是磨砺子玉这么简单。
一是相信他的能力,二是相信此战军功能让子玉彻底出头。
子玉在莫氏中已然无立足之地,他身份尴尬,回莫氏不合适,而这场仗是唯一的机会,一个让子玉在若敖氏中站稳脚跟的绝好机会。
他来此真正的目标,不是莫氏,而是若敖氏。
我转头看着床榻上安然入睡的子玉,心里像坠了千斤顶,莫名沉重。
想让子玉在若敖氏中站稳脚跟,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让子玉在各种楚国周边战争中慢慢磨砺,继而慢慢取得军心。
可是他却选择了最快速最激进的方式,不知有多少若敖氏年轻将领,都在眼巴巴盼着这次机会。
可子湘竟然舍弃了自己同族中的子侄后辈,反而选择了来自若敖氏分家的莫氏子玉,这里面或许有他多年培养子玉的情分,但更坏的结果——是若敖氏可能真的没有比子玉更合适的人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