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罗村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这我当然知道,罗应当年带着自己的部下投诚天子,他的几个亲信跟着留在了临安,于是在临安城外建起了罗村。”

        “不错,罗应虽然做了疏密使,但家军变国军仍旧很难。朝廷为了收军权,以罗村为由,判了罗应谋反之名。罗村众居民,或者杀头,或者流放。后来虽然又有流民在罗村安家落户,但那地方几乎成为了叛国的象征,没有官员愿意沾边。就连我们县衙收税,都绕着罗村走,所以那里便有了‘钱塘不管,仁和不问’之名。”

        “此事我知道,当时朝廷牺牲了罗应一家和他的部下,换来的军权回收。”

        “虽说换取了国家安定,但罗氏一族,实属无辜。”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是武将,更应避嫌。更何况,当年罗家的孙女,还和方与之有过指腹的婚约。”花竹声音低下去,“方家不能搀和进此事。”

        花竹没来由地想到那张纸条,方池的名字也在上面。

        “谁和与之定过亲?”

        “没人跟你说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