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无法推广,弄出“技术改革”的人,命都很难保得住,那些存世千百年的世家大族,手段可脏得很。

        这些梁桓都没有跟薛皎提过,薛皎提供的新造纸术,确实为皇室,为他在宗室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提供了帮助。

        梁桓也知道薛皎手中有好东西,他不着急,一个新造纸术就够消化几年了。

        薛皎提出来的那些东西里,梁桓有在意的,也有听过就算的,比如这个水泥。

        这种东西,听起来平平无奇,他问薛皎是做什么用的,薛皎说是一种材料,很多地方用得到。

        那会儿梁桓也没有在意,木头也是一种材料,同样很多地方用得到,谁会在意呢?

        看了天幕,他就后悔了,如果不好用,天人不会到处都用到,几乎已经可以称之为不可或缺,可他偏偏错过了。

        如果,如果当初他多问几句,现在哪怕瞒不住水泥配方,他占据先机提前开始生产制造水泥,也能多一张底牌。

        ……

        周循看了一会儿:“水多了,沙少了,水泥放多了。”

        和水泥的年轻人怀疑地看了眼周循,见他拿着纸笔,文质彬彬的斯文模样,哼了一声,埋头继续往里头加水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