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茉眼睛一亮,说:“搭顺风车。”

        她可太久没坐拖拉机了。

        拖拉机在这年月还算稀罕物,乃至谢茉幼年基本在乡村普及。那时候她经常搭村里人的顺风拖拉机去赶集,“突突突”地去,“突突突”地回。后来家家户户买电动车,还有三蹦子专做接送生意,拖拉机便渐渐消失在赶集路上。

        约莫十年过去了,谢茉竟怀念起那道独特的“突突”声。

        袁峰说:“行,到时候让司机来大院接你。”

        “路况不好,坐拖拉机能颠得你脑门疼。不过县城路远,骑自行也不轻松。”易学英男人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她这会子眉毛皱得老高,那滋味仿佛重现,又叹口气说,“坐公共汽车倒是舒坦舒坦,可惜它啥时候来没个准头。”

        镇上有公共汽车站点,但到站时间弹性比皮筋都大,有时候两个小时一辆,有时候三个小时一辆。但凡卡时间办事,都不会选它。

        “我来这儿头一回坐拖拉机,正新鲜着呢。”谢茉笑说。

        还有一层原因,她和知青们都是永河公社的人,外出最好一起行动,若发生意外还能互相照应一二。

        汇演当天,谢茉先骑车到公社大院,刚翻看两页报纸,传达室大爷就出现在门口:“谢同志,拖拉机到巷子口等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