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印迹无不在叙说着,这个男人战场上是何等的凶悍无畏,他能走到今天,成为军区年纪最小的营长,甚至即将成为年纪最小的团长,因由不言自明,便在他身上这些深深烙印里。
这还是谢茉第一次看卫明诚的躯体,先时亲昵,她粗略抚摸过,意乱情迷之际,根本反应不及指腹下偶遇的起伏疤印。
她清楚战场刀枪无眼,奋勇杀敌的战士们无时无刻不在拿命拼搏。
这一刻,谢茉对前世流传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知。
这一道道伤疤,便是对这句话最直白的诠释。
谢茉不由地脱口问道:“后背这道伤疤是怎么回事?”
沉默数秒,卫明诚还是回答了,口气波澜不惊,尽力把当时凶险的战况描述得平淡:“当时我们和敌人的子弹都打没了,最后近身搏斗,我们连当时新入伍的一个战士吓懵了,我挥木仓格挡砍向他脖子的刺刀时,身后没防备被滑砍了一刀。”
顿了顿,卫明诚又温声道:“就是伤疤看上去吓人,其实伤口不太深,调养一个来月就恢复了。”
“他们都称呼你‘战斗英雄’,是因为这一场仗吗?”谢茉清晰记得谢济民曾提过卫明诚是战斗英雄,听过他光辉事迹,那时候她还对战斗英雄在如今年月的含金量不甚了解,便可没深问,但随着穿越日久,又生活在军区,相关常识耳濡目染也能明白不少。
这年代的战斗英雄会受到全民敬仰赞美。每一个战斗英雄都有着非凡的经历。
卫明诚停顿两秒,摇头否认,他指了指胸前蜈蚣似的伤疤,轻描淡写道:“是这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