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剃头”完全赖不着吴遇。

        这事还得从徽州上任知府——段汴梁那个迂腐老学究说起。

        他读书呆板,最爱同路数会拍马的小学究,府试专捡嘴甜书呆子录。

        初时,各县都培养不出符合他要求的书呆子,各县连童生定额都凑不满。

        为了冲政绩,县令们再不管对不对,无不顺着他喜好,开始照本宣科,大搞教条主义。教条的还不是朱子的主义,而是段汴梁老大人的独门主义。

        渐渐,各县上了轨道,逼出一批秦夫子式复读机,府试通关率显著提升。

        可院试又出了问题。

        段知府是老资历,前几任提学使不好下他脸面,每年考徽州府童生,不论质量,脓包里挑字写得囫囵的,也捏着鼻子把秀才按最低配额给他录了。

        但三年前,提学使换成年轻又狂放的苏训,他可不管老头什么资历、什么背景,大手一挥,书呆子通通的不要。

        头一年果不其然一个没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