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岁的时候,金欢喜第一次了解死亡两个字的含义,用最简单的话说,死亡就是你再也看不见这个人,再也无法和他说话。为此,她每天半夜难过的时候,就窝在被子里头偷偷哭,生怕自己哪一天见不到金大富和陈宝珠。

        对此,陈宝珠的态度很明确:我俩还没死,你是要咒我们是不是?

        于是金欢喜开始相信父母会长命百岁,逃避这个话题。

        再长大一些,虽然未曾真正见证死亡,却听过许多生死交织的故事,于是金欢喜逐渐开始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节点,死去也只是为了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那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个?有学生囔囔,写了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用得上。

        宋书语心想,还不是因为我写了工作报告,查了很多心理资料,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生死教育的话题始终缺失,宋书语觉得这必须和学生们探讨探讨,她让学生们安静下来,用一个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这个问题很短,短到令学生们沉默。

        什么是死亡?

        从生物学上讲,心脏停止跳动,大脑死亡的时候,便是真正的死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