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赵琨去儒学院听了一节公开课,是荀子的弟子公孙尼子主讲。

        搞了半天,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坏的,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才能行。而是观察到每个人作为生物,具备为己的生存本性,容易生出许多自私自利的恶念,需要引导、教化、限制精致利己的一面。鼓励善行。但人作为哺乳动物,哪怕穿上衣冠,直立行走,求生、为己、趋利避害的本性也不会消失。

        公孙尼子天生一张笑面,请赵琨上台说两句。赵琨其实不支持轻易地给任何人定性,评价他们善良,或者邪恶。一个人,只要恶念没有用到别人身上,就不算坏。杀人放火、触犯刑法的除外,那种一般情况下就是偏激恶毒。

        然而,从生物专业的角度来看,人和动物相比,最特殊的地方,不是利用工具。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类本性中不但利己,同时也有利人的一面。有时候,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互相理解、包容,可以无私奉献到震惊世人的程度。

        野兽的族群,数量能超过两百就非常稀奇了,数目持续增加,必定会互相顶撞撕咬,打到一方消亡,或者双方分离为止。

        但人,往往可以成千上万共同生活,团结一致,为部族争取有利的生存资源。利己求生的本能固然有可能衍生出恶念,但也让人具备生存优势,在各种天灾人祸中幸存下来,不断地传承、竞争、互助、繁衍,建立了璀璨的文明、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是其他哺乳动物达不到的。

        所以这种本性也没什么不好,只要适度,别发展成真正的恶行就可以。不以自身为标准,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就很优秀。吃苦耐劳不一定具备非凡的意义,吃喝玩乐也不代表虚度光阴。皆是人生旅程中的体验而已。赵琨最厌烦那些又蠢又坏、误人误己、损人也不利己的奇葩。

        隔了一天,赵琨去格物学院听了一节道家的选修课。

        被道家的“相对论”绕晕了。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s://www.guigushi5.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