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尉缭接任国尉,也有很多人不服气,做事情故意阳奉阴违,尉缭就是这么整顿他们的。有秦王政撑腰,没必要惯着这些搞不懂轻重缓急,因为一己之私就敢耽误国家大事的鸟人。
大多数官吏负责的公务,换一个人照样能做得非常好。只有少数人很难被替代,比如尉缭、赵琨这种。秦王政会向着谁,还用问嘛?
说起尉缭,这人也真是狗胆包天。
赵琨严重怀疑尉缭的本体是一只鸽子精——堂堂国尉,主管秦国的军政,二月不到三十天,尉缭就找各种借口请了十天的假,一三五他占卜,说卦象显示不宜出行。二四六他打瞌睡,说身体不适,申请提前下班。
但要说尉缭不称职吧,国尉该做的事,他又桩桩件件都办得十分漂亮,挑不出毛病。属于那种处理公务的效率非常高,但是不守规则的奇人异士。别人上朝,都是提前进宫,就在“九卿房”里等着。尉缭上朝,那是踩着点到,不会早一刻,也不会晚一刻,有时候他来的比秦王政还晚,偏偏又没迟到。主打一个无所畏惧。
秦王政拥有很多心腹,文臣武将都不少,其中尉缭是招揽难度最大的一个,而且忠诚度无限接近于负数。尉缭主张意气相投、目标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合不来就赶紧散伙。以至于秦王政失了平常心,一心想让这个特殊人才在大秦宾至如归,从此落地生根。他特意下令,尉缭的衣裳、饮食规格,都要跟他一样,就住在王宫里,也不必遵守君臣之礼,而是采用平等的礼节跟他相处。
然而尉缭深知人性,他认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哪怕是血脉至亲,多多少少,也会希望得到情感或者物质方面的回馈。
赵琨表示赞同,有一段时间,赵琨的亲妈被感恩文学给洗脑了。一杯水,一顿饭,都要顺便给赵琨来一场感恩教育,搞得赵琨有点无奈——他从来没有忽视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些东西总是挂在嘴边就非常奇怪。让赵琨在自己家待着都会有一种类似于在外作客的错觉,最后他实在心累,就对母亲说,要不你别做饭?放着我来……
赵琨是个比较率性的人,对别人要求不高,不怕同伴偷懒,他自己有时候也会偷懒,最怕那种负面情绪比较强,既要付出,付出以后又觉得心理不平衡,乱发脾气,闹得所有人都不得安宁的人。
就算是什么都不图,只默默付出的超级恋爱脑,不也希望将喜欢的人俘获嘛?
对于秦王政反常的优待,尉缭非但没有宠辱不惊,反而产生了极大的隐忧——《老子》中有一段话说得好: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