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合一遍?”
“好。”
悠扬轻快的音符自指尖流淌。
他们选的这首曲目原本是巴洛克风格的民谣,频繁使用华丽多彩的装饰音,营造出盛大绚烂的氛围,又因为钢琴清脆独特的音色带出一种别样的悲伤和沉重,恰好贴合原曲想要表达的情感。
但是周淮聿重新编曲后,跳音的增加又让这首曲子多出一分俏皮活泼。
曲子开头,先是温淇竹以右手高音和周淮聿左手低音合奏,再在高潮时转为四手联弹,不同音阶的碰撞,自然而然生出一种精彩的冲击力。
两人时不时变换姿势,偶尔手臂交叠,手指相碰。
琴凳上本就不多的空隙早就在弹琴的过程中化为乌有,连大腿都贴在一起。
隔着衣物的触碰、毫无阻隔的触碰,在不间断地交替进行着。
当然,这只是四手联弹中微不足道的细节,既然选择了这种弹奏方式,理应不会在意这过于平常的细枝末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