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二十二岁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这个记录怕是没人能打破了。对了,你说后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他会参加吗?”皮埃尔·德利涅没头没脑的问了句。
安托万·勒费夫摇了摇头,怅然道:“我不太清楚,事实上我跟乔泽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倒是杜根教授跟威腾教授跟乔泽的联系比较多,不过我猜他大概是不会来的。威腾教授曾跟我聊起过他,说是他对于参加学术会议种事情很抗拒,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沟通跟交流上。”
“二十岁就懂得珍惜时间了……哎,但他到底是追求什么呢?真理吗?”
皮埃尔·德利涅的感慨让安托万·勒费夫愣了愣。
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二十岁的时候,还在巴黎大学。
如果那时候写了一篇自我感觉不错的论文,大概恨不得能让全世界都知道。
那个时候有人愿意为他在普林斯顿举办一场重量级的报告会,他会从知道这个消息开始便激动到睡不着觉,把论文再三修改,只为了报告会上能够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而普林斯顿已经邀请乔泽来举办三次报告会了,但每次满怀希望的发出邀请函,然后被果断拒绝。
他近五十都没完全看破的名利,被一个年轻人看透了……
“好吧,我这次来就是问问。你知道的,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虽然我的工作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并不算多,但那毕竟是哥德巴赫猜想……代表着一个时代!很荣幸,我还没死。好了,你先看论文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