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泽头也不抬的答道:“还是别用乔代数了,听着很怪。至于难度……目前看来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种是调整半径的计算方法,使得质数和合数在螺旋上的半径有所不同。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与质数判定函数相关的加权因子wn,这个因子对于质数有特定的值,对于合数有另外的值。

        不过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会让计算过程会很繁杂,尤其是随着数的增大,超过一定位数后,直接调整半径可能会导致螺旋图案的不均匀膨胀,影响视觉效果和数据的解读。

        后者更为灵活,具备可调节性。但增加了函数的复杂性,需要仔细选择wn的定义,以确保螺旋图案的清晰度和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且证明过程会更抽象。”

        听了这个回答,苏沐橙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对于乔泽来说,大概也没那么难了。毕竟方法是有的,而且还有两种,只是纠结于该如何选择而已。

        这让她想到了第一次看乔泽写论文时的场景。

        谁敢想还不到十个小时,一篇论文就完成了。

        也正是那篇论文,还在数学界掀起了一场论战,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科恩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沉寂,以及《杜克数学杂志》名声扫地,一口气更换了绝大部分编辑,但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恢复往日的声誉。

        不知道今天解决这个问题要多久。

        如果能快点自然是最好的,于是小苏同学很不负责任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嗯,这样说的话,我觉得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毕竟更灵活嘛。证明过程就算抽象,只要懂了乔代数,应该也能看明白的。最多就是证明过程写的仔细点。”

        “嗯,那就用第二种方法吧。”

        听了乔泽的回答,苏沐橙甜甜的笑了笑,便自顾自的戴上了耳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