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答辩地点也定在了学校去年才建好的多功能会议中心能够容纳两百三十人的1号多媒体会议室。

        具体答辩的形式也改了。

        除了组成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可以提问之外,其他观礼的学者们均可以在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完成后,针对论文进行提问。

        这个环节专门预留出了60分钟时间。

        观礼学者提问期间,答辩委员会成员会集体到隔壁去讨论答辩是否通过。

        不过隔壁有屏幕能实时看到观礼学者提问环节,答辩人的表现。

        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答辩的难度。

        普通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只要让答辩委员会觉得没问题就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这种答辩模式,如果被观礼学者的问题难到了,肯定会影响到答辩委员会的判断。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乔泽懒得专门为解决了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开一场报告会,对于华夏数学跟物理学界来说都是件没法解释的事情。只能借助这次论文答辩,把事情给办妥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