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升级专属于自己的智能论文助手的原因。
李建高的话让乔泽意识到他的确没必要对着一个问题死磕。
这同样涉及到一个效率问题。
如果他这辈子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确可以花时间去慢慢思考。
但建立规范场跟黎曼空间的普适性联系,只是为了解决质量缺口假设这一问题提供数学工具,而解决质量缺口假设则是为了能够在未来研究量子物理时,能有趁手的数学工具,以及能用规范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学自然定理的基础框架,并完美的解释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顺利解开微观世界的诸多谜团。就比如曾经乔泽提到过的中微子质量之迷。
虽然乔泽偏执的认为,多花费一段时间,他应该也能找到答案。但如果有人能跟他一起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能让这个进度加快。
而且他能省下时间去做些别的事情。
自从开始接触课题研究,乔泽也发现了,如果他的专注力始终思考在同一个问题,的确更容易感觉到疲惫跟受限。
所以当李建高认真提出意见之后,乔泽思考片刻,便很慎重的点头应道:“行,我这就开始写论文。你觉得这篇论文投哪家期刊合适?”
李建高想了想,说道:“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吧,世界数学影响力最大的顶级期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