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你认为杜根教授的提议可以接受吗?”
董事会主席直接开口询问校长,罗伯特·德尼,当然这种事情本来校长就是最终决策者。
“当然!”
罗伯特·德尼看了眼洛特·杜根,微微点了了点头,继续说道:“又或者董事会在批复一笔至少五千万美元的资金,额外筹建一个超算中心。只是五千万只是最少预估。否则算力短缺的情况不可能缓解。当然这需要时间,近期很难。
不过除了这个选择之外,我们还能在投资超算中心的同时,再拿出一笔额外的资金,支援教授们的项目,保证他们即便是在校外租用算力,也能顺利完成研究。”
说完,罗伯特·德尼便闭嘴不言。
事实上学校基础研究用算力不足这事并不是普林斯顿一家有这个问题,其他常青藤高校也都差不多。甚至全世界都差不多。
短期内见不到任何利润,还要长期投入的事情,本就不受资本青睐。哪怕是谷歌、微软、苹果这类科技企业,说起来研发投入都很大方,但这些大都也是为了未来而布局,有着清晰的研究方向。
那些直接经济回报不明确,缺乏应用前景,投资回报周期长,研究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的项目……没人愿意沾边。也不能说没有人有那个远见,问题是要用远见两个字说服大部分股东跟董事会无异于天方夜谭。
恰好所有关于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都能完美契合以上形容。
比如现在理论认为现在光速的确在变慢,但这个降低的速率,虽然从宇宙的视角来看很快,但从人类寿命的视角来看,简直太慢了。相对于3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一年才慢上1毫米,起码在几个世纪内,对于工程上的影响几乎等于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