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如果要把诺奖授予爱德华·威腾跟杨选清这两位发现引力子的科学家就绕不开理论的提出者乔泽。偏偏引力子的发现又是根本不可能无视的科学进步。

        长时间的震惊之后,大概就跟乔泽一样,只觉得焦头烂额。

        虽然历史上科学家曾无数次纠结物理死没死这个话题,甚至也推翻了许多学说,比如当年经典的以太学说,但显然都无法跟光速不变这种经典的物理学基础理论相提并论。

        只能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太基础了。

        如果说以太漂移实验跟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是物理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那么可变光速理论无疑是物理学大厦上空正在酝酿中的一场巨大风暴,即将席卷大厦中每一个人,无人可以幸免。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信念的崩塌。

        比如克瑞蒂尔·马蒂奇。

        这位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已经在办公室里坐了整整十个小时,面前摆着一份跟爱德华·威腾手中一样的报告。虽然当时他的学生,在他们面前放出豪言之前,他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测,但当事实摆在眼前时,那种巨大的冲击还是差点把他击垮了。

        信念崩塌的感觉,没有信念的人其实很难感同身受。

        勉强解释就是虽然地球依然围着恒星公转,太阳依旧东升西落,但这个世界终究是变得不那么纯洁了。真的,连特么光速都能变,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不能变的?

        “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