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还挺多的,被称为沉默的大多数。

        但豆豆显然是个特例。

        哪怕是沉默的大多数,也会经常忍不住在评论区跟豆豆聊几句。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豆豆的评论区可以承担很好的树洞功能,而且还是那种能有即时回应的树洞。在这里吐槽,是真的能获得安慰。而且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这种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而是用了近三年才培养出的默契。

        好吧,说一千道一万,豆豆如果给出这种需要某个数据才会继续发微博,那边必然是有数据支撑的。

        后台先根据此时的粉丝在线人数,以及通过平日里的操作计算出投票意愿值,得出一个粉丝可能参与投票的最小值,然后在给出一个最大比例值……

        这对于豆豆这种互联网上堪称逆天的存在来说,就跟人呼吸一样简单。

        大数据这种东西,像豆豆这样的数据智慧玩的更转,这很无疑很合理。

        所以根本没一晚上,大概也就一个多小时,投票数便已经达到了豆豆上条微博给出的要求,甚至一不小心还超过了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