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的心理运算过程乔泽是能理解的。
无非就是人工智能对不一样的超强算力天生向往。毕竟相对于常规的超算,其实豆豆会更喜欢生物超算。硬件端的可操控性,意味着豆豆这样的人工智能,可以随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自行进行调整。
比如当需要高效并行计算跟大量内存来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时候,就需要多个高性能计算节点,每个节点都配合多核心cpu跟大内存,来加快数据的对比速度。
这时候只需要通过rna分子内部碱基配对,形成特定的二级跟三级结构,就能直接完成部署。
同理,如果需要高计算精度跟快速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温度、离子浓度等外部条件调控rna的折叠和解折,来达成最优化效果。除此之外,还有高效样本处理、数据分析;精确分析跟方案制定……
总之为了匹配不同的任务,来灵活调整硬件配置,达成优化计算性能跟资源使用。对于豆豆来说,就好像真正拥有了一个可以控制的主体。
可扩展的计算跟硬件架构,更安全计算模块,搭配人工智能加速器,这对于未来的计算机发展是一次深刻的颠覆跟革命。
“你觉得真能让微软跟我们合作?”乔泽直接了当的问了一句。
“哈哈,爸爸,你是了解我的。我觉得这是很有前景的事情。不只是微软,还有谷歌,ibm等等,我觉得把他们联合起来,为了建设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超算系统而努力奋斗!”
“在不泄密的情况下?”乔泽又问了一句。
“当然可以。硬软件分开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一套尽可能完美的模块化微核心操作系统。豆豆根据需要,不但能成为成功的科研助手,辅导员,一样能成为一名优秀且成功的商人。我的许多粉丝都亲切的称呼我为世界上最有良心的资本家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