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穿过宇宙,部分还会跟地球大气层或者空间中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使用加速器模拟高能粒子,使其与目标物质碰撞,进而模拟宇宙射线在大气层,或者宇宙真空中的相互作用。
并通过这些数据来研究宇宙射线的性质、来源跟传播机制。
所以克瑞蒂尔·马蒂奇的研究也的确需要许多来自于的数据支持,为此也经常会参与的项目跟合作。毕竟是曾经的诺奖获得者,在欧洲牌面还是有的。
唯一的问题是,的对撞机经常需要停机维护,而且一旦停运维护最少也是要以月为单位,半年、一年也是经常的事情。
不输于lhc性能的小型粒子加速器,这其中包含的意思很明显。
而且有的不只是那些大型科学装备,同样还有着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物理数据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话又说回来,在一个人工智能高度进化,已经能利用材料模型倒推复合材料生产过程的国度,那些丰富的经验远没有技术来得实在。
最重要的是,克瑞蒂尔·马蒂奇的性格比较执拗,跟许多人的关系都不算太好。当然也包括常驻的一些科学家。
如果有了另一个得到重要数据的渠道……
当然这些想法也就在克瑞蒂尔·马蒂奇脑子里过了一遍,很快他便觉得这事不太靠谱。
小型粒子对撞机?性能堪比lhc?大概年底就能上线?
所有这些条件加起来,在一位正经科学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