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特·杜根再次收到乔泽的论文时候的确很激动,伴随这篇论文来的,还有爱德华·威腾的一封邮件。

        邮件内容,洛特·杜根有些在意,有些不在意。

        比如话家常的内容,洛特·杜根就不太在意,爱德华·威腾在华夏适应的好不好,他并不关心。都是老年人了,自己做的选择,不管咋样都得坚持下去。

        更别提这次爱德华·威腾走得这么决绝,本就没给自己留什么后路。

        在意的内容主要是,这次论文投给他后,这次欠的情就两清了……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时候像他这样的大数学家人情变得这么不值钱了,一篇论文就能给抵消了?他可是在人家高等研究院院长那边当了好几天的孙子。

        至于乔泽希望彼得·舒尔茨作为审稿人之一这种事,那都不叫个事。

        别说投论文的时候,论文作者本就有权利建议请或者不请某几位数学家做审稿人,就算乔泽没提这个要求,洛特·杜根也打算将彼得·舒尔茨列为审稿人之一。

        他很清楚最近一段时间,彼得·舒尔茨一直跟华夏那边保持着学术上的交流,毕竟还是他当的中间人。所以让彼得·舒尔茨来审稿,远比其他人要靠谱得多。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数学领域,而且《数学年刊》还要跟《数理新发现》抢时间。如果对面中文版先发表了,肯定会引起许多数学家的注意,等到人家自发的翻译成英文,论文价值就不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