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波恩大学对他其实挺好,他二十四岁那年就授予他w3级教授,也是德国顶级教授职称,还是终身教授。如果这个时候抛下一切去了华夏,感觉挺对不起人的。

        但如果不去的,只是邮件联系,对方肯定不会把研究出的东西完全共享出来。

        他也不是没想过跟西林那边合作,远程共同研究这个课题。事实上很多不同国家的数学家也都通过这种方式互通有无。但对于乔泽来说,这个方法显然不太适用。

        对方也明确表示过没兴趣。

        换句话说,如果他不去西林的话,就只能浅层次的探讨。

        双方的交流不会触碰到学术核心的部分。

        事实也的确如此,近期双方的邮件没断过,但对方在研究进度上明显有所保留。尤其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更多的关于交织性在他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应用,而对于新数学本身的探讨,往往一笔带过。

        纠结的点就在这里了。

        去不去西林呢?

        如果去的话,他将可能成为新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他对乔泽的理解,只要真能做出贡献,肯定不会介意未来在解决数学大统一问题的论文上署名,而且彼得·舒尔茨也有信心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他要付出的是,可能需要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