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克拉福德数学奖,还会因为关注的人太少,影响不会那么显著的话,那么诺奖可是全世界都会关注的。除了乔泽外不管选了谁上去,大概都要被人拿上显微镜去找亮点。
亲,你获得了啥成就比搞定质量间隙问题以及给出发现引力子的方法更牛逼?你是今年评审委员会主席的亲儿子么?
最可悲的是,如果今年的物理学诺奖得主不是乔泽的话,怕是其他奖项也会顺带着被质疑。
此时摆在物理学诺奖评审委员会面前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已经陷入了,即便乔泽明说了我看不上这些奖项,但他们却不得不选乔泽的地步。
对于评审委员会来说,这多少是有些憋屈的。
曾经他们可是能决定一个科学家前途的人,现在成了等待他们评审的科学家能决定他们的前途。在诺奖的百年历史上,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人真不多,爱因斯坦勉强能算一个。
最夸张的是走到即将十月的时候,人选即将出炉的时候,甚至有候选者主动想办法给评委会带话,如果最终走到最后两个人选是他跟乔泽的话,请务必不要选择他。
这也可以理解,真正的学者没人愿意被无数普通人拿着显微镜去探究。对于这种黑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科学家,大概率也不可能走到最后这一步,否则诺奖早就没救了。
所以在这个十月,物理评审委员会竟然发现,他们其实已经没了选择。
人选摆在那里,哪怕那个人曾经举起手抽了他们一巴掌,也还是得硬着头皮把这个名字放到第一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