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材料模型的使用范围也包含了广义上的诸多具备生物相容性能够生物系统交互的材料,但却不包含他们所研究的范畴。
主要还是他们的研究所需要的材料性质比较特殊。
生物电子学需要的材料需要同时结合生物学和电子学的特性,毕竟要模拟生物系统中信号传递和信息处理机制,就需要利用蛋白质、dna或细胞这样的生物材质,还需要具备特殊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功能性。
这些材料还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自我组装,通过化学反应传递和处理信息。
这么说吧,材料模型刚推出的时候,看着同行每天乐此不疲的在那些国际知名期刊上,疯狂的刷论文,大家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虽然许多人觉得这种材料模型的出现,让材料学没了原本的模样,甚至让许多从事材料的研究人员成了调参民工,但谁不喜欢大半时间只要守着电脑,就能把任务圆满完成,省去通宵呆在实验室一直盯着的辛苦呢?
更别提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在实验室里的从业人员来说,还能抓住这一机遇,疯狂的水一通论文了。
所以对于豆豆发来的合作邀请函,所里有项目的研究员们是真挺有兴趣。
“都围在这里干嘛呢?怎么?所有项目都做完了?”
突然传来的呵斥声,让一群人不自觉地回过头,几个年轻博士下意识的缩了缩脑袋,然后便纷纷开始问好。
“王院士,您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