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是否有“脸”的概念。

        或者引申得更明白些,人工智能是否真的理解人类在法律之外的道德底线跟行为准则。

        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

        这次事件带给学术界最大的震撼还是一个心态问题。

        又或者学术自信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夏学术界太多人骨子里是不自信的。

        具体表现就是,论文能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上,就能拿到更多奖励。如果能拿到国际大奖,往往比拿到国内的奖项更被认可。

        这其中或许有历史跟现实诸多复杂因素,但说白了,终究是对国内评价体系的认可度并不高。

        包括徐大江都极为希望乔泽能拿到克拉福德、诺贝尔、菲尔兹等等这项奖项,来奠定西林数学学派的地位。

        谁想到乔泽压根不按常理出牌,大家只是希望他刷新一下获奖者最小年纪,这年轻人直接上来就把老桌子掀了,直接上新桌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